PRODUCTS
- 產品展示 -
名稱
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:裝訂質量要求及檢驗方法——精裝(CY-T 27-1999)
數量
-
+
描述
1 范圍
本標準規定了精裝書的裝訂質量要求及檢驗方法,其他精裝印刷產品也可參照使用。
2 引用標準
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,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。本標準出版時,所示版本均為有效。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,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。
GB/T 9851-1990 印刷技術術語
GB/T 788-1999 圖書和雜志開本及其幅面尺寸
3 質量要求
本標準的本章及其他章節采用GB/T 9851的定義。
3.1 書頁與書帖
3.1.1 三折及三折以上書帖,應劃口排除空氣。
3.1.2 59g/㎡以下紙張最多折四折;60g/㎡ ~80g/㎡紙張最多折三折;81g/㎡以上紙張最多折二折。
3.1.3 書帖平服整齊,無明顯八字皺折、死折、折角、殘頁、套帖和臟跡。
3.1.4
書帖頁碼和版面順序正確,以頁碼中心點為準,相連兩頁之間頁碼位置允許誤差≤4.0mm,全書頁碼位置允許誤差≤7.0mm;畫面接版允許誤差≤1.5mm。
3.1.5 書帖與零散頁張、圖表的粘連位置要準確,遇有橫圖粘天頭,不漏粘、聯粘,牢固平整。粘口要求見表1。
3.2 書芯訂聯
3.2.1 鎖線訂
a) 鎖線訂針位與針數要求見表2。針位應均勻分布在書帖的后一折縫線上。
b) 用線規格:42支紗或60支紗、4股或6股的白色蠟光塔線,或相同規格的塔形化纖線。
c) 訂縫形式:40g/㎡及以下的四折頁書帖,41g/㎡~60g/㎡的三折頁書帖,或相當以上厚度的書帖可用交叉鎖。除此以外均用平鎖。
d) 鎖線前根據開本尺寸與要求,調好訂距、針數,并檢查配頁有無差錯。
e) 鎖線后書芯各帖應排列正確、整齊、無破損、掉頁和臟跡,書芯厚度應基本一致。
f) 鎖線松緊適當,無卷帖、歪帖、漏鎖、扎破襯、折角、斷線和線圈,縮帖≤2.5mm。
3.2.2 膠粘裝訂
a) 膠粘裝訂用粘合劑粘度適當,嚴禁使用植物類粘合劑。
b) 書帖劃口排列正確,均在最后折縫線上。
c) 鋸口深度:2.0mm~3.0mm,鋸口寬度:1.5mm~2.5mm。鋸口數見表3。
d) 膠粘裝訂以使粘合劑能滲透到書帖最里頁張上,并粘牢為準。
e) 膠粘裝訂后的書芯,每本厚度應基本一致,書背平直。
3.3 書芯加工
3.3.1 書芯加工形式:方背、圓背。圓背分有脊、無脊,方角、圓角,有無堵頭布,軟、硬襯,有無筒子紙。
3.3.2 半成品書芯加工前必須壓平,排除書芯內部空氣。壓平后的書芯平實,厚度基本一致。
3.3.3 書芯裁切尺寸及誤差符合GB/T
788的規定,非標準尺寸按合同要求;紙板尺寸誤差±1.0mm;護封尺寸誤差≤1.5mm;書芯、紙板歪斜度以對角線測量為準。
3.3.4 扒圓起脊要求如下:
a) 書芯圓背的圓勢應在90°~130°之間;起脊高度為3.0mm~4.0mm,書脊高與書芯表面傾斜度應是120°±10°。
b) 扒圓起脊后的書芯四角應垂直,書背無呲裂、皺折、破襯。
3.3.5 堵頭布粘貼前,應用粘合劑將其過漿,干燥挺括后使用。具體要求如下:
a) 方背堵頭布的長以書背寬為準,誤差±1.5mm;圓背堵頭布的長以書背弧長為準,誤差范圍1.5mm~2.0mm。
b) 堵頭布粘貼平服牢固、不歪斜,外露線棱整齊。
3.3.6 絲帶書簽應粘貼在書背上方中間位置,粘正、粘平、粘牢。
絲帶長應比書芯對角線長10.0mm~20.0mm;絲帶寬:32開本及以下為2.0mm~3.0mm,16開本及以上為3.0mm~7.0mm。
3.3.7 書背布應居中,粘正、粘平、粘牢。
書背布的長應短于書芯長15.0mm~25.0mm,書背布的寬應大于書背寬(方背)或書背弧長(圓背)40.0mm~50.0mm。
3.3.8 書背紙粘貼位置應準確,粘平、粘牢。
書背紙的長應短于書芯長4.0mm~6.0mm,寬應與書背寬(方背)或弧長(圓背)相同;8開以上畫冊書背紙的寬可與書背布寬相同。
3.3.9 筒子紙應粘貼平整、牢固。
a) 筒子紙的長應短于書芯長2.0mm~4.0mm,寬應是書背寬(方背)或弧長(圓背)的兩倍加5.0mm粘口。
b) 筒子紙應使用牛皮紙。
3.3.10 書芯加工的各種粘結,嚴禁使用植物類粘合劑。
3.4 書殼加工
3.4.1 書殼加工形式包括:整面、接面、圓角、方角、包角、不包角、活套、死套、燙箔、燙壓凸凹印。
3.4.2 書殼應使用挺、平、光滑的灰白紙板。
3.4.3 紙板含水量不應高于12%,貯存溫度應為5℃~3 0℃,相對濕度應為50%左右,嚴禁露天放置。
3.4.4 書殼尺寸要求:
a) 中縫尺寸:方背(假脊)應是兩張書殼紙板厚度加6.0mm(槽寬);圓背應是一張書殼紙板厚度加6.0mm(槽寬)。
b) 中徑寬:圓背應是書背弧長加兩個中縫寬;方背(假脊)應是書背寬加兩個中縫寬和兩張書殼紙板厚。
c) 飄口寬:3 2開本及以下為3.0mm±0.5mm;1 6開本為3.5mm±0.5mm;8開本及以上為4.0mm±0.5mm。
d) 包邊寬:15.0mm。
e) 接面聯接邊寬:12.0mm~14.0mm;粘口寬:4.0mm~6.0mm。
f) 書殼紙板:長應是書芯長加兩個飄口寬,寬應是書芯寬減2.0mm~3.0mm。
g) 中徑紙板:長應與書殼紙板長相同;方背假脊寬應是書背寬加兩張書殼紙板厚;圓背寬應是書背弧長,或加1.5mm。
h) 整面面料:長應是書殼紙板長加兩個包邊寬;寬應是兩張書殼紙板寬加中徑寬和兩個包邊寬。
i) 接面書腰:長與整面長相同;寬應是中徑寬加兩個聯接邊寬。
j) 接面面料:長與整面長相同或加長5.0mm;寬應是紙板寬加8.0mm~10.0mm。
3.4.5 書殼制作要求:
a) 應使用水分少、干燥快、粘結牢固的動物膠或性能相近的合成樹脂膠糊制書殼。
b) 動物膠應提前浸泡,要用套鍋形式。
c) 動物膠在使用中應保持膠體流動的均勻性。
d) 使用動物膠時,膠溫應保持在7 5℃±10℃之間,膠與水的比例一般為1∶3左右。
e) 使用聚乙稀醇(PVA)合成樹脂膠時,應使用套鍋形式水浴加熱。
f) 聚乙稀醇(PVA)的使用溫度應是45℃±10℃,膠與水的比例一般為1∶2左右。
g) 涂膠應少而均,不溢不花。
h) 書殼紙板和中徑紙板組合正確,尺寸允許誤差:長≤1.5mm,寬≤2.5mm。
i) 書殼糊制后,應表面平整,無膠臟粘聯,方角整齊;圓角塞折至少五折,圓勢適當、整齊;包邊堅實、牢固,無空套。
j) 書殼糊制后應面對面堆積、壓平。壓平后,將其立放,自然干燥10小時以后,再進行堆積,自然壓平。不得烘干暴曬。
3.5 燙箔與壓印
3.5.1 燙箔與壓印分為單一燙箔、單一壓凹凸印、混合燙和套燙幾種形式。
3.5.2 燙印要求:
a) 上版正確、牢固,根據所燙面積調定壓力。
b) 根據燙印形式、封面材料和燙箔種類確定燙印溫度和時間,詳見附錄B。書殼應字跡、圖案清晰,不糊版、花版,燙箔牢固,光澤度好。
c) 壓燙凹凸印應圖文清晰。
d) 以書背中心線為準,書背字誤差范圍見表4。
3.6 套合加工
3.6.1 套合形式
套合形式有方背的假脊、平脊、方脊,圓背的真脊、假脊,粘合中的軟背、硬背、活腔背等。
3.6.2 書芯與書殼套合要求
a) 套合前,中縫(或書背)必須涂粘合劑,粘合劑不得涂在書殼紙板上,嚴禁使用植物類粘合劑。
b) 套合時,以飄口規矩為準,符合3.4.4中C)的規定。
c) 套合后,三面飄口一致,書的四角垂直,歪斜誤差≤1.5mm。
3.6.3 壓槽要求
壓槽用銅、鋁或塑料線板。
a) 壓槽線板的高應為3.0mm,寬應為3.0mm~4.0mm。
b) 先用熱壓板加熱,溫度要適當,壓力要正確,然后用壓槽板定型,或直接用壓槽板及壓槽金屬條定型。槽形應牢固,整齊。
3.6.4 掃襯
a) 根據書殼面料和環襯的質地選用適當的粘合劑。
b) 掃襯粘合劑的粘度應適當,涂抹時應少而均,不溢不花。
c) 掃襯壓平后的精裝書,錯口堆積12小時以上,方可作為成品檢查與包裝。
3.6.5 精裝成品質量要求
a) 表面應平整、無明顯翹曲,書的四角垂直符合3.6.2中C)的規定;飄口符合3.4.4中C)的規定;圓背圓勢符合 3.3.4中a)的規定。
b) 燙印字跡、圖案清晰,不糊、不花,牢固有光澤。
c) 書槽整齊牢固,深、寬度為3.0mm±1.0mm。
d) 環襯和書芯前后無明顯皺折。
e) 燙印歪斜誤差要求見3.5.2的d)。
f) 全套書的書背字上下誤差≤2.5mm。
4 檢驗方法
4.1 測量法
按有關標準的要求,用符合規定的計量工具檢驗頁碼、粘口、針距、針數、圓勢、脊高、飄口和書背、封面的燙印印跡。
4.2 目測法
按有關標準的要求,目測相應部位的質量。
5 包裝、運輸、貯存
5.1 包裝
按客戶要求的每包數量進行打包,用專用包裝材料包裝、包實,每包應加上標識。
5.2 運輸
運輸中不許將包件由高處扔下。不許砸、踏。注意防雨、防潮、防曬、防腐,不能重壓。
5.3 貯存
貯存環境應溫濕度適宜。注意防潮、防曬、防燥熱、防油、防蛀、防腐。不能重壓。
附錄A
提示的附錄)
精裝工藝流程
A1 書芯生產工藝流程
A1.1 鎖線訂
撞頁→開料→折頁→粘套頁→捆帖→配帖→鎖線→半成品檢查→壓平→裁切半成品→捆書→涂粘合劑→分本→裁切半成品(涂粘合劑或潤濕)→扒圓起脊→(方背例外)→涂粘合劑→粘書簽絲→帶和堵頭布→涂粘合劑→粘書→背布→涂粘合劑→粘書背紙→(涂粘合劑粘筒子紙)。
A1.2膠粘訂
撞頁→開料→折頁→粘套頁→捆帖→配帖→半成品檢查(鋸口或銑背)捆書→涂粘合劑→分本→裁切半成品→潤濕→扒圓→起脊(方背例外)涂粘合劑→粘書簽絲帶和堵頭布→涂粘合劑→粘書背布→涂粘合劑→粘書背紙。
A1.3精裝書生產線(鎖線以后開始)
壓平→涂粘合劑→烘干→壓實定型→裁切半成品→夾絲帶→扒圓→起脊→涂粘合劑→粘書背布→涂粘合劑→粘堵頭布和書背紙并托平→掃襯→書芯與書殼套合→壓平和壓槽→成品。
A2 書殼生產工藝流程
A2.1 制硬殼
計算書殼各部位用料尺寸→裁切書殼料→涂粘合劑→組殼→糊殼包邊角→壓平→自然干燥。
A2.2 制軟殼
計算軟面料尺寸→裁切軟面料→熱壓粘合→燙箔→削邊。
A2.3 燙箔
檢修燙版→調定燙版和底板規矩→調定溫度、時間、壓力→燙箔。
A3 套合工藝流程
涂中縫粘合劑→套殼→壓槽→掃襯→壓平→自然干燥→成品檢查→包護封→套書盒→包裝→貼標識。
附錄B
(提示的附錄)
燙印溫度與時間
PVC涂料面
織物或真皮
紙 張
塑 料
漆 布
時間 min
溫度 ℃
時間 min
溫度 ℃
時間 min
溫度 ℃
時間 min
溫度 ℃
時間 min
溫度 ℃
電化箔
0.5~1
100~145
1~2
110~150
1~1.5
110~150
2
90~110
1~2
100~140
色箔
0.5~1
100~140
1
110~150
1~1.5
110~150
2
90~110
1
100~140
金屬箔
0.5~1
100~140
1
110~150
1~1.5
110~150
2
90~110
1~2
100~140
上一篇
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:裝訂質量要求及檢驗方法——平裝(CY-T 28-1999)
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:圖書和其他出版物的書脊規則(GB-T 11668-2001)
下一篇